對企業發展缺乏長遠規劃
倉庫投入不是以高效、高質量為原則,而更多以節省成本、滿足當前使用為原則,倉庫的定位、倉庫設備的規劃往往簡單、粗泛。投入使用后,設施設備顯得落后,到那時要更新又需要重新投入,企業處在兩難選擇中;
不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
采用傳統手工記賬辦法,造成賬物不清,不利用倉庫管理;
雇用倉儲人員的要求偏低
有些中小企業只需要會記賬,會識字的人員即可,有的倉管員文化程度低,缺乏倉儲專業知識。如果企業缺乏現代倉儲管理意識,只是把倉庫當作暫時存放材料或是商品的處所,而不能將倉庫融入到生產與流通的運作中,就不可能規劃出高效、高質量的倉儲。
缺乏合理科學的作業流程規定
倉儲作業主要包括入庫作業、在庫作業、出庫作業三大環節,嚴格規定每個環節的作業流程,能避免作業的隨意性,保證每次作業的質量。如入庫,應包括入庫通知、單據審核、貨物檢查驗收、貨物簽收(交接)、理貨上架、入庫信息處理,并規定每個流程的責任人。
庫位管理不明確
貨物選擇庫位的方式不清,而且常有在庫貨物的貨位不清,明知有貨卻總是找不到的情況,導致這部分商品被人為積壓,增加了庫存成本。貨位的貨物雜亂、分不清界線,不利于清點及清潔工作。庫位管理不當,商品隨意擺放,貨垛歪斜,體現出倉庫的管理水平低下,既影響了在庫貨物的管理,同時也對出庫作業造成不利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