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國家郵政局近日發布的《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》統計,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總量達到507.1億件,占全球快遞包裹市場一半以上。隨之上漲的,還有快遞包裝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增量的比重,在特大城市中,已達到93%。
污染防治是中央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,然而“綠色快遞”任重道遠,有專家估計目前我國快遞包裝的總體回收率還不到20%。綠色物流,到底是烏托邦式的奢望,還是行業面臨的新可能?各方都在共同探索中。
快遞包裝進入綠色時代
國家郵政局于2018年發布了《快遞業綠色包裝指南(試行)》,明確規定了快遞行業綠色包裝工作的目標。《指南》要求快遞企業探索使用循環快遞箱、共享快遞盒等新型快遞容器,循環使用次數不低于20次,逐步減少包裝耗材用量,并推進包裝物回收再利用。
據了解,目前,行業備受關注且較為成熟的一款循環包裝產品,是由順豐可持續包裝解決方案中心推出的循環包裝箱“豐BOX”。它創造性地用拉鏈代替封箱膠紙,減少內填充物,可循環使用多達數十次,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膠帶、氣泡膜和紙箱的投入。截止2018年底,豐BOX共投入使用60萬個。在實際投放中,成功替代紙箱3000萬個,減少碳排放1.6萬噸,減少樹木砍伐28萬顆。據悉,目前豐BOX已在國內所有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進行試點運營,未來將逐步取代紙箱。